天猫联手三大运营商开启第三届517通信

一年跃升至全球Top4,光伏黑马跻身独角兽阵营
2025-08-03 09:09 集邦新能源网
百度 记者迈克尔·法比在2017年出版的著作《全速倒车》中写道:“一些美国海军军官将此理解为‘误打误撞!’”但它是“中国发出的一个警告,即美国航母舰队再也别想随心所欲了”。

一年之内从全球光伏电池片出货量榜单的“others”到全球Top4,从默默无闻的“小厂”到跻身独角兽阵营,再到携手隆基绿能、五粮液等巨头,光伏黑马英发睿能上演了一场从技术追赶到产业领跑的成长传奇。

这场逆袭的背后,既有技术突破的厚积薄发,也有产业资源的深度整合。集邦光储观察梳理发现,英发德耀(英发睿能子公司)、五粮液与隆基绿能联手在宜宾成立10亿元光伏公司的事件,是英发睿能发展史上的一大重要节点。

让我们沿着时间线,复盘这家光伏企业如何成长为业内瞩目的核心玩家。

2016-2023:积累期

锚定电池片,落子宜宾

2016-2023年是英发睿能的技术积累期,在积蓄力量、构筑根基的关键阶段,英发睿能将目光锁定在光伏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之一——电池片环节。

除了锁定电池片环节,英发睿能最重要的战略落子,便是布局宜宾基地。

2022年11月,英发睿能旗下核心子公司英发德耀的宜宾基地一期12GW TOPCon高效电池项目正式投产,同时二期12GW项目同步开工。这意味着,英发睿能在当时最前沿的N型电池技术上,取得了规模化量产的重大突破。

图:英发睿能宜宾基地

图源:英发睿能

多年的技术深耕与基地布局,为英发睿能埋下了厚积薄发的种子。当时间来到2024年,随着产能释放与市场机遇的叠加,这颗种子破土而出,推动企业完成了从“隐形玩家”到全球前列的跨越。

2024年:爆发期

量产+巨头入局,跃居TOP4

2024年,是英发睿能实现跨越式增长的一年。

产能方面,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,全球专业化电池片产能TOP6企业为通威、爱旭、中润、捷泰、润阳、英发,产能合计约355GW;其中,英发产能为33GW。

出货量方面来看,据公开资料显示,2024年,英发睿能在全球光伏电池片出货量榜单中攀升至全球第四,其中N型TOPCon电池片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三。

一年之内,从榜单的“others”到全球Top 4,其发展速度和市场实力尽显无疑。市场的巨大成功,也吸引了顶级资本和产业巨头的目光。

2024年11月,英发睿能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,英发睿能与隆基绿能、五粮液集团、高投集团签订了年产16GW HPBC电池片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。

全球第四的出货量排名与巨头合作的敲定,让英发睿能站在了新的起点。

进入2025年,在技术、产能、资源三重优势的加持下,英发睿能的布局节奏明显加快,每一步布局都指向更明确的目标——冲刺IPO。

2025年至今:冲刺期

战略重心南迁,剑指IPO

为加速16GW HPBC项目落地,英发睿能与隆基绿能、五粮液集团、高投集团启动工商注册流程。这家注册资本10亿的新公司,正是承接2024年11月那场战略合作的实体。

历经多方筹备,2025-08-03,由上述4家企业联合注资的宜宾英发德睿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“英发德睿”)正式成立,标志着合作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,进一步巩固了宜宾作为英发睿能核心基地的地位。这种向宜宾聚焦的战略,在不久后的公司名称变更中得到了更直接的体现。

图:英发德睿股东及持股比例信息

图源:企查查

工商信息显示,2025年5月,英发睿能全称由“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正式变更为“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。这一调整动作,清晰地表明其经营和战略重心,已全面向其最核心的生产基地——宜宾靠拢,为其冲刺IPO铺平道路。

事实上,英发睿能的资本化布局早有铺垫。2023年,其已完成10.38亿元Pre-IPO轮融资,由宜宾市高新投、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领投,建发新兴投资等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完成。

宜宾之所以成为英发睿能的战略核心,源于其成熟的光伏产业生态。这里聚集了协鑫(硅料)、大全(硅片)、天合(组件)等头部企业,形成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组件的完整链条。

从英发的角度来看,其单晶硅棒-电池片产业链的物流半径可缩短至300公里内,大幅降低运输成本。

此外,上下游企业地理邻近将便于技术协同、原材料快速周转,最终形成硅料-硅片-电池片-组件的本地化产业闭环,支撑产能高效运转。

截至目前,英发睿能已构建天长、宜宾、绵阳、印尼四大生产基地,包括29GW TOPCon电池、6GW BC电池及14GW单晶硅棒的产能布局,支撑其全球第四的出货量。

在技术迭代最快的N型电池片赛道,英发睿能布局的TOPCon和BC电池也展现了“后发先至”的爆发力。通过锁定N型技术路线、绑定核心产业集群、引入巨头资源,为其IPO申报提供了扎实的业绩基础。

在产能与技术上的双重突破,让英发睿能的市场价值被快速认可。

在《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》中,英发睿能凭借其强劲的表现,成功跻身“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”阵营,估值高达11亿美元,成为清洁能源领域最受瞩目的力量之一。

回顾英发睿能的发展,其逻辑线非常清晰,是一部集技术积累、产能爆发、战略远见、资本合力、价值认可于一体的教科书式案例。如今,这家手握全球前四市场地位、身披独角兽光环、背靠“隆基+五粮液+国资”联盟的企业,正加速向资本市场冲刺。

从技术深耕到全球前列,从独角兽到产业协同核心,英发睿能的故事仍在续写,其未来的每一步,不仅能巩固自身的行业地位,更将为双碳目标注入实实在在的动能。

本文内容由集邦光储观察原创;如需转载或引用数据,请标明出处。

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

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